秉承34年中國平安不變初心 平安養老險用專業保障“老有所養”
2022-05-27 14:10:35 來源:財訊網
5月27日,中國平安迎來了34周年司慶。自1988年成立來,平安集團一直努力將有溫度的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普惠于民、造福大眾。在社會民生方面,個人養老一直是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。近期銀保監會發布了《中國保險業標準化“十四五”規劃》,《規劃》提出要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,制定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標準,促進保險機構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養老保險產品。推動制定商業保險與醫療、社保部門的數據共享和交換標準,促進普惠型保險的健康發展。
作為平安集團養老服務的重要抓手,平安養老險秉承集團34年服務客戶、奉獻社會的初心,助力構建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,扎實推進普惠金融創新實踐及豐富個人養老金領域的產品供給,賦能實現老有所養的中國夢。
專注養老財富管理 專業讓養老更安心
“老有所養”是每個人、每個家庭的大事;人口老齡化趨勢下,這也是國家的“大題目”。
2022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出,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,繼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。今年4月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《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》,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構建多層次、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要求的具體舉措,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保險需要具有重要意義。
經過多年發展,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養老保險、企業(職業)年金、個人商業養老金養老保障體系,但三個支柱之間發展不均衡問題突出。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處于起步階段,占比過低,對養老保障的支撐明顯不足。據《國人養老準備報告》顯示,七成受訪者沒有清晰的養老規劃。更有數據顯示,中國城鎮居民的養老金資產在家庭財富凈值中僅占0.3%。
為緩解養老體系面臨的壓力,為人民群眾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,加快構建以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為基礎的“第三支柱”具有重要現實意義。
平安養老險作為專業的養老險公司,也在加速布局“第三支柱”個人養老業務。今年以來,平安養老險相繼推出了兩款全新的養老產品。其中,平安定之心養老年金保險是養老的基礎型產品,提供終身領取的養老年金以對沖長壽風險。
平安富盈安心年金保險組合計劃,則是養老加固型產品。采用中期年金搭配萬能賬戶的組合形式,兼具安全性、收益性和靈活性,可實現較為定制化的養老方案。
據了解,平安養老險也在積極籌備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研發工作。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兼CEO甘為民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“公司將積極申請產品,并根據專屬的要求,不斷的打磨產品,針對重點客群,如靈活就業人員,像網約車司機、淘寶店主等等,為他們科學、靈活的打造相關條款。”
創新普惠服務模式 打造長護險特色服務
平安集團34年風雨征程,恪守與時俱進,開拓創新,始終堅持探索普惠金融發展,踐行金融企業的責任擔當。伴隨著人口老齡化,越來越多的家庭將承擔起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責任,如何破解這些家庭所面臨的“機構不能醫、醫院不能養、家庭無力護”困局,成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。長護險作為國家為應對老齡化社會而嘗試創建的新型保障制度,保障對象為長期處于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,旨在重點解決他們的護理需求,以減輕失能人員家庭的經濟負擔。
平安養老險秉承普惠為民的理念,積極參與了國內首批長護險的試點實踐,創新探索長護險可復制、可推廣、可持續的服務,以幫助更多的失能人員家庭緩解養老困境。在國內長期照護保險制度首批試點城市之一——南通,平安養老險經過六年的探索實踐,形成了以“機構照護、居家服務、照護補助、輔具支持、預防管控”五位一體的長護險保障體系。在國內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第二批批試點城市之一黔西南州,平安養老險推出購買第三方(平安養老險)參與全流程經辦、政府監督的“黔西南特色服務”,大大提高了服務能力。
在助力各地試點長護險制度體系建設過程中,平安養老險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服務,助推政府建立"保障有力、經辦高效、制度可續"的長護保障制度,以惠及覆蓋更多的城鄉養老群體。
34年不忘初心、回饋社會的擔當與堅守,34年溫暖守護、為人民謀幸福的承諾與行動,平安集團又將踏上新的征途。響應集團“奮斗新征程”號召,平安養老險將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繼續肩負服務民生保障的重任,持續用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,為社會和客戶創造省心、省時、省錢的"三省"美好生活,助力實現“老有所養”!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[責任編輯:]